發布時間:2022年11月18日 22: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日前在巴厘島落下帷幕,國際社會對此次大會寄予高度期待。專家認為,峰會為國際形勢帶來了更多的可預期性和確定性。
【同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
G20本身雖然是一個聚焦經濟議題的多邊機制,但是G20發布的宣言也說得很清楚,經濟離不開安全,G20這次峰會召開的意義比較重大,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經濟更加具有復蘇的信心和活力,以及國際政治有更多的緩解和建設性發展空間,提供了非常堅實的指引和保障。
【解說】中美會晤成為這次G20峰會期間最受矚目的雙邊活動,有美媒稱,此次會晤是中美多年來為避免沖突邁出的最大一步,緩解了對“新冷戰”的擔憂。專家認為,兩國在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的迫切需求。
【同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
中美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這樣的一個會晤將前期中美關系下降的趨勢給予及時的阻止,并且最大限度地推動中美關系回穩。中美之間存在著的共同的利益,客觀上說還是比較的廣闊和深厚的,絕不是像一些西方媒體所說的,中美之間是一種新冷戰格局已經確定的那樣的一種判斷。在全球經濟議題、生態議題、衛生安全議題、核問題等諸多問題上,中美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而這些合作空間需要雙方相向而行,才能夠確保彼此受益、世界受益的良性的結局。
【解說】有分析認為,美方在對華關系上“說一套做一套”。對此,專家認為,美國自身的制度缺陷使得其國內對華政策出現多種聲音。
【同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
人們普遍形成的“說一套做一套”的這種印象,要進行一個根本性的改變,確實有些難度,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國自身對華政策中聲音太多樣,而(美國)政府本身又不能夠占據強有力的位置,這是美國自身制度缺陷導致的。
美國的對華政策也好,對外政策也好,是一個內部分裂的,總統在對華政策中所處的立場是代表政府的,但是美國國內的這種國會在對華政策也有他的立場。如果拜登繼續擔任總統,他的承諾很大程度上在他任期內能夠堅持下去。
【解說】此次G20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密集會見多個國家領導人。專家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在中共二十大之后,在重大國際外交舞臺上,以自己的理念和切實的行動,發揮在國際事務中引領力的生動寫照。
【同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
中國在國際舞臺中的影響力和地位穩步抬升的這樣的一種現實,實際上是被各國所接受的,而且那么多的國家積極主動地與中方進行交談、對話磋商,表明了他們對中國在當前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強引領力的一種高期待。表明了中國跟世界各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客觀現實,更表明了各國都愿意與中國相向而行,來化解各自國內以及區域國際問題的強烈意愿。
【解說】此次峰會上中方多次提到了“發展”一詞,認為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專家認為,中國所提出的發展觀,是團結大多數國家共同努力克服區域和全球經濟問題的真正呼吁,而不是像個別國家所鼓吹的以搞分裂搞集團政治,影響全球經濟進行硬性撕裂的操作。
【同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
我們的發展觀是最大限度促進包容性和一體化的發展觀,跟一些國家搞的硬性阻擋、破壞全球化進程,試圖在不同國家之間搞拉幫結伙的劃線式的發展觀是不同的。而從G20各國對中國發展理念的反應看,很明顯我們的理念在國際社會中享有更多的影響力或者是更多的接受度。
(李佳勵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李季】